为切实筑牢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控的数据根基,确保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9月10日至17日,朔州市组建专项质检核查组,赴6县(市、区)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数据更新专项质检核查工作。经为期8天的全面核查,全市整体核查结论为“核查通过”,数据质量符合国家及省级相关标准要求。
本次核查工作严格遵循“区县全覆盖、抽样比例10%”的核心原则,聚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控关键领域,构建了“全类别、无死角”的核查体系。核查组共抽取核查调查对象327个,涵盖八大重点类别:一是基础指标统计类,包括县域基础指标统计表6个、乡(镇)基础指标统计表11个;二是社会服务机构类,涉及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7个、星级饭店3个;三是公共服务场所类,包含体育场馆6个、旅游景区5个、公共文化场所7个、医疗卫生机构25个、学校41个;四是重点行业场所类,覆盖加油加气加氢站33个、化工园区1个、企业基础信息5个、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承灾体7个、煤矿8个、大型超市及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8个;五是减灾能力建设类,包含社会组织减灾能力6个、乡镇(街道)减灾能力11个、社区(行政村)减灾能力130个、综合减灾资金投入6个;此外,还对宗教活动场所1个和全市20个新增单位进行了现场核查确认,确保调查范围无遗漏、重点领域全覆盖。
从数据核查结果来看,本次共核查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指标数据9533条,其中正确指标数据9475条,错误指标数据58条,未发现遗漏调查对象,整体差错率仅为8.3‰,数据质量整体优良。
此次市级质检核查工作,既是对朔州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变的关键举措,为精准识别风险隐患、科学制定防控措施、高效开展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下一步,朔州市将以此次核查为契机,建立“问题整改—复核验收—长效管控”的闭环机制:一是督促相关县(市、区)限期完成58条错误指标数据的整改优化,确保数据“账实相符”;二是完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结合风险变化及时补充完善调查信息;三是强化日常质量管控,定期开展抽样核查,持续巩固提升数据质量,切实以高质量数据赋能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筑牢“数字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