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职工岗位成长”为宗旨,全力打造民营煤矿职工书屋范例,引导职工放下手机、捧起书本,真正让书屋成为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和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的“加油站”“能量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提供动力。
助力职工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多年来,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该公司90%以上的职工为本地农民工,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为将职工培养成高素质产业工人,该公司提出“培训前置”理念,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有效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为满足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该公司购入大量不同种类的书籍陈列于职工书屋,其中安全管理类书籍和煤矿专业技术类书籍占60%以上。
目前,后安煤炭有限公司职工书屋共有各类图书1.2万余册,全天24小时开放,广大职工可在工作之余随时来书屋学习“充电”。2024年,该矿职工书屋借阅量达9700余册。
该公司机掘一队副队长贾占鹏是职工书屋的忠实粉丝,也是读书学习的受益者之一。他几乎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书屋学习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他说:“我作为矿井一线的副队长,在井下安全生产中承担着特殊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保护队里每一名职工不受到任何伤害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平时非常关注安全管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想尽可能地掌握更多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副队长这个职务,才能更好地保护队组成员。”该队成员团结协作,近年来未发生过工伤事故。
“职工书屋的创建为职工办了一件大好事,为职工学历提升、取证考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已助力385名职工提升了学历,278人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特种作业等各类取证考试。”该公司培训中心主管苏军说。
读书学习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
小书屋发挥大能量。近年来,后安煤炭有限公司依托职工书屋阵地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创新研究、技能比武等活动,使职工书屋真正成为能力素质提升的“加油站”。
“如今,矿工读书渐成气候。他们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的已经成为队组或班组闲暇之余纵论天下事、评说是与非的‘文化人’;有的成了岗位发明家,一大批技术创新能手涌现,成为推进矿井转型升级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苏军感慨地说。
每天早上四点半,天还未亮的时候,苏坚就来到了职工书屋,他可是这里的“常客”。2016年,苏坚从大同煤校毕业来到矿山,从一名普通掘进工成长为掘进队技术主管,读书学习为他的快速成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去年,他主导了巷道高压注水预裂工程,有效提升了矿井安全系数,降低了巷道粉尘浓度。
通过在职工书屋大量阅读矿业技术书籍和矿井技术方面的资料,苏坚深入了解煤层高压注水预裂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摸索、总结、完善。该技术成功应用后,不但消除了困扰矿井许久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提高了回采效率,还降低了粉尘浓度。经现场测定,该矿井下巷道总粉尘浓度较注水前降低50%左右,呼吸性粉尘浓度较注水前降低50%至60%。
“这项技术在矿井成功应用后,我特别有成就感,同时也坚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行走在创新路上,读书学习是我的制胜锦囊。创新永远建立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学习前沿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热爱的岗位上崭露头角。”苏坚说。
在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像苏坚一样的优秀职工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加入读书、学技术的大军中,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实现了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的转变。
“过去一年,不论是创新成果数量还是成果质量都比往年有了大幅提升,职工书屋功不可没。职工主导研发的很多科技创新成果已成功应用到矿井建设、安全生产、销售经营等各个领域,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共计63项,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其余已全部通过初审。这些项目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矿井的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经济效益。”该公司党支部书记赵宏表示。
满足职工需求,构筑精神家园
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工会充分发挥职工书屋思想引领阵地、素质提升平台、文化生活空间、综合服务场所重要功能,精心烹制“文化大餐”,通过开展“一天一小时、一月一本书”等全员读书活动,积极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助力职工爱上阅读。
“虽然现在通信很发达,电子产品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但职工书屋这个地方能让我静下心来钻研一些专业知识,感觉特别充实。”该矿技术科职工刘文卿感慨地说。
“我是一个特别爱读书的人,尤其喜欢看一些历史人物类书籍。我个人觉得看书更具体验感,感觉自己真的置身其中在和先贤对话。因为工作原因,我不能经常回家。下班后,来书屋看会儿书,身心会感到非常放松。”综采二队班长王万宝泡上一杯清茶,缓缓地打开了手中的书。
一旁的书桌前,综采二队职工小张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十三五”期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分析及案例汇编》,一边看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自己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安全监察员老范今年50岁了,谈起职工书屋,他赞不绝口:“矿上的职工书屋是我们井下职工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上班时间长、经常倒班的井下职工,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还提高了综合素质,让我们在单调、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找到了‘家’的温馨。”
“职工的心声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更加贴近职工、贴近实际、根据广大职工的需求及时更新图书和报刊,确保职工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新知识,让全员阅读成为公司的新风尚。”赵宏表示。下一步,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将结合实际进行调研,持续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深入挖掘职工书屋潜力,真正把职工书屋建好、管好、用好,持续更新补充图书;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读书交流活动,多样化展示职工读书学习成果,让职工书屋成为广大职工“终身学习,岗位成才”的重要阵地。
(来源:特约信息员杨桃、杨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