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以森林草原火灾安全、汛期安全、地震安全防范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三防范一创建”为主,全面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工作,有效管控灾害风险。 

  抓好林草火灾防范。着力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在3月份和9月份协助森防指挥部召开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组织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与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签定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书,督促各级在2月底前完成责任状签定工作。防火关键期,联合规划和自然资源、公安、文旅等单位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力争本年度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低于0.5‰,草原火灾受害控制率低于3‰。 

  抓好汛期安全防范。致力做好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在6月份协助防汛指挥部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5月底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全市防汛抗旱责任人、重点防洪城市和县城责任人、重点河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6月中旬完成相关防汛责任公示工作。强降雨期间,联合水利、气象、住建等部门及时开展洪涝灾害防范应对专项督导,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受伤、减少财产损失。 

  抓好地震安全防范。大力推进平鲁一个四分量钻孔观测站建成,应县建设朔州首个GNSS观测站;积极探索“一市多网”工作,争取在朔城区、右玉县再增加一种监测手段,努力形成全市群测网格;推进市级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争取上半年建成并通过验收;完善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功能,将全市地震监测、预警数据全部汇总接入地震监测预警数据中心,并纳入省网进行集中管理;配套50套预警终端报警设备,下发到各级机关、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加快推进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本年度建设进度力争达到80%;在有条件的煤矿开展矿震监测试点建设工作;持续推动抗震设防八度以上县建立一个室内和一个室外高标准应急避难场所。 

  在此基础上,全面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年内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个。参照“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配备基础性防灾减灾物资标准,按照每县2家的标准,为12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家配备10万元的基础性防灾减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