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落实、切实压实安全任务和安全责任,更加具体分解直管行业安全治理工作任务,市应急管理局近期以“清单”形式,明确和落实了危化、非煤矿山冶金工贸洗储煤企业的安全治理任务,明确了这“四大”直管行业安全治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一、危化企业。加大对普通化工、医药化工和试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主体,消除监管盲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确保重大危险源实时处于受控状态;对硝化企业专家指导服务中发现的企业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彻底;对全市9家涉及工业气体充装的危化经营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开停车、工艺管理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安全专项检查,持续开展非法违法“小化工”整治攻坚;对重点工作、薄弱地方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完成专家指导服务后续监督整改工作;在合成氨、液化天然气企业、危险化工工艺精细化工企业积极创建二级标准化,其他化工、医药生产企业全面开展三级标准化创建工作,对降低安全标准的,撤销标准化证书;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在基本实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引导有条件的化工企业积极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完成《危化品仓储布局专项规划》起草工作。 

  二、非煤矿山。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监管,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安全风险等级重新评定,对全市56家正常持证的非煤矿山企业按“ABCD”四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年内全市所有证照齐全正常生产的企业全部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外包监管,深化采掘施工单位整治严把准入关;加强采掘施工队伍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具备资质承包、资质挂靠、层层转包分包等非法违法行为;严格图纸管理,非煤矿山企业图纸资料管理要登记建档编号、建立台账并按照生产建设现状及时填绘、更新,向市县应急管理部门报备的图纸资料要始终与矿山生产建设现状保持一致;强化非煤矿山安全实训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大同煤矿集团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石灰岩矿山、朔州山水新时代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岩矿2家实训基地;加大整顿关闭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 

  三、冶金工贸深入开展“百日清零行动”回头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执法、筒型储存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力度,启动初评工作,推动复审工作,提升达标率;加强企业安全设施“三同时”源头管控,对金属冶炼重点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做到100%全覆盖检查,对老旧企业进行现状评价,切实解决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问题;建立充实冶金工贸专家队伍,建立市级安全生产专家库,通过聘请技术专家深入企业一线,帮助排查风险、治理隐患,指导企业对标对表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四、洗储煤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加强企业第一责任人管理,督促主体企业和外委主要负责人持证管理;强化专项治理,重点开展现场作业、应急管理、煤尘及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打击企业违规分包转包4个专项整治;推进标准化建设,2023年度推进正常生产企业标准化达标20家。